
雙匯發展與美國生豬養殖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構成協同關系,被資本市場所看好,但在“豬周期”下行階段,“中美協同”模式迎來挑戰。
撰文/楚風
出品/每日財報
2021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低迷,相關豬企利潤大幅下滑,普遍陷入虧損,而下游肉企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。8月12日晚間,雙匯發展(000895,股吧)披露2021年半年報顯示,其營收與凈利潤同比雙降,凈利潤下降16.57%。其中,貢獻主要利潤的肉制品業毛利率有所減少。
雙匯發展擁有美國的豬肉源頭,因此可以借助價格差調整“豬周期”影響,但也使得生鮮產品營收占比非常高,而生鮮產品屬于低毛利率產品。2021年以來,其加大了生鮮產品生產,但國內豬肉價格更低,銷售不及預期,使得庫存大大積壓,存貨明顯提高。其借助中外協同應付“豬周期”的問題顯現。
同日,雙匯發展母公司萬洲國際也發布人事變動公告,宣布萬隆已辭任CEO一職,執行董事郭麗軍已獲委任為CEO,而萬隆次子萬宏偉接任萬洲國際董事局副主席。此前鬧得沸沸騰騰的萬隆“廢太子”事件,終于告一段落。
營收與凈利潤雙降,“中美協同”后遺癥凸顯
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,雙匯發展上半年實現營收為349.1億元,同比下降4.02%;實現歸屬凈利潤為25.37億元,同比下降16.57%;扣非凈利潤為23.05億元,同比下降18.37%。
對此,雙匯發展解釋稱,收入下降主要因為2020年同期凍品盈利基數較高、本期由于中外價差收窄進口肉盈利下降、員工及市場費用的投入增加等。
在眾多消費者印象中,雙匯發展是肉制品生產企業,但生鮮產品營收占大頭。2021年,生鮮產品實現營收為209.91億元,占總營收比例60.25%。生鮮產品屬于低毛利率產品,當期毛利率僅為6.75%,使得利潤占比僅為25.04%。當期,肉制品貢獻營收比例為39.20%,但貢獻利潤比例達到68.66%。
2013年5月,雙匯國際(當時名稱)斥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史密斯菲爾德,雙匯發展也因此獲得美國豬肉源頭,使得進口豬肉的數量大幅增長,生鮮產品營收比例持續提高,最終超越了肉制品。
彼時,資本市場看好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,是因為雙方業務具有協同性。史密斯菲爾德負責養殖生豬,而雙匯方面負責屠宰和生產肉制品,達到“強強聯合”。
由于豬肉源頭在海外,雙匯發展受國內“豬周期”影響與其他企業不同。在“豬周期”上行階段,lenovov450之所以可以深受眾多消費者的喜歡,不僅是因為它有非常強大的品牌效應,更多的是因為它有著非常強大的性能。第一,lenovov450采用的是Windows 7 Home Basic的系統,這是一套操作非常簡單的系統,可以非常好的滿足大家的日常需要。
佛山銷毀公司東芝SatelliteS定位就是高端筆記本,價格也比較貴,719.99 美元-874.99 美元間;音頻功能強悍,提供的列麥克風、立體揚聲器等配置,能夠保證輸入高質量的聲音,讓你視頻通話更加流暢。
,豬肉價格持續上漲,雙匯發展可通過進口海外低價豬肉,彌補國產豬肉的缺口,降低原材料成本,還可以投放低價庫存豬肉獲得利差。
2018年,由于受到“豬瘟”影響,國內豬肉價格迅速提高,至2020年達到價格高峰。屠宰業和肉制品業大受影響,利潤因原材料成本高昂而受到擠壓。不過,雙匯發展得益于“中美協同”,受到影響較小,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.04%。
而在“豬周期”下行階段,豬肉價格持續下降,上述情況剛好反過來。2021年以來,國內生豬產能已明顯提高,豬肉價格大幅回調,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業績陷入虧損。國內豬肉價格下降,海外豬肉價格就相對較高,導致雙匯發展成本不具備優勢。即使國內豬肉價格與美國豬肉價格相接近,雙匯發展通過進口而獲得豬肉的成本也比較高。
因此,對于2021年中期業績下降,雙匯發展給出其一理由為本期中外價差收窄進口肉盈利下降。萬洲國際作為雙匯發展的母公司,受到影響也類似,受到國內“豬周期”影響不同,存在一定相反趨勢。
“正常年份,中國豬價不到美國的2倍,但2020年,中國豬肉價差最高時達到6倍?!比f洲國際曾表示,中國大力鼓勵進口,以平抑國內市場的豬價暴漲。
要注意的是,2020年與其他年份不同,此輪“豬周期”起初是由“豬瘟”引起的,并不是每輪“豬周期”都有如此高的價格,2020年豬肉價格難以復制。
生鮮產品銷售不及預期,庫存積壓計提減值
2021年豬肉價格下降,使得雙匯發展生鮮產品不具備優勢,深圳銷毀公司華碩FX50JK4200也是一款非常適合玩游戲的筆記本電腦,它的顯示屏幕是15.6英寸,同樣并不是很大。該筆記本的主頻是2.8Ghz,運行內存是4GB,比一般的筆記本都要大很多,所以在運行游戲的適合不會出現卡頓的現象,這款筆記本的售價在4800元左右。
,也在半年報中體現出來。2021年中期,其生鮮產品銷量為75.41萬噸,同比增長9.64%,而營收為209.91億元,較去年同期還減少29.14億元。
與此同時,生鮮產品產量為60.33萬噸,同比增長60.67%。對此,雙匯發展解釋稱,生鮮產品生產量同比增幅60.67%,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,公司抓住豬價、肉價的快速下降,市場對國產肉消費需求提升的有利時機,廣州銷毀公司,開拓市場、調整結構、提升了產銷規模。
生鮮產品產量大幅增長60.67%,而銷量僅增長9.64%,就導致庫存積壓嚴重。同期,生鮮產品庫存量為23.93萬噸,同比增長18.29%。但如果對比2020年末,庫存量增長更為明顯。2020年末,生鮮產品庫存量僅為10.85萬噸,而半年就增加了13.08萬噸。
生鮮產品庫存量高,也就導致存貨高企。當期,雙匯發展存貨為77.58億元,占總資產比例達到24.38%。對此,雙匯發展解釋稱,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屠宰規模擴大,二季度公司適當增加凍品庫存。
此外,雙匯發展應付賬款達到23.04億元,較2020年末增加5.96億元,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本集團外購存貨增加導致應付賬款增加;資產減值達到6.54億元,主要是報告期對凍品庫存計提減值準備。
萬隆退任次子上位,“廢太子”事件告一段落
除2021年半年報外,萬洲國際人事變動公告也受到市場關注。萬洲國際發布公告稱,董事會宣布,萬隆已辭任CEO,辭任后,萬隆將留任公司執行董事、董事會主席、提名委員會主席、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及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職務。執行董事郭麗軍已獲委任為CEO,以繼任萬隆職務。萬隆次子萬宏偉被委任為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。
與此同時,雙匯發展也發布非獨立董事及獨立董事候選人公告,萬宏偉和萬隆、郭麗軍、馬相杰一起,再次被提名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。杜海波等八個人被提名為獨立董事。
此外,萬洲國際罷免萬隆長子萬洪建一事,鬧得沸沸揚揚,也引起資本市場廣泛關注。萬洲國際認為萬洪建“對公司的財物作出不當的攻擊行為,使公司認為他無法履行其作為董事的才能、審慎及勤勉行事的職責”,免去其執行董事、副主席兼副總裁職務。這意味著萬宏建徹底退出萬洲國際權力中心。
萬洪建曾對外透露,其因為高管任職問題,與父親萬隆產生分歧,一時情緒激動而以頭撞破玻璃柜,被萬隆保鏢摁倒在地,滿頭血跡,并被萬隆要求拍照取證。
萬洪建曾被視為萬隆接班人,而萬宏偉上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,成為萬隆接班人的路線越來越清晰,“廢太子”事件終于告一段落。
值得一提的是,萬洪建接受媒體采訪時控訴父親萬隆“四宗罪”,包括雙匯國際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、雙匯發展的新產品發展方向的中式化、萬洲國際十四五規劃部分主要指標不切合實際、萬洲國際經營重心重美輕中。其中,其認為萬隆重美輕中導致外匯流出。
雙匯發展作為國內龍頭肉制品生產企業,2021年中期業績欠佳,而“中美協同”暴露出的問題,也表明該模式也存在缺陷。萬隆退任行政總裁一職,次子萬宏偉作為接班人的路線越來越清晰。對其后續發展,《每日財報》將持續關注。
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
END
推薦閱讀

軍工再迎配置窗口?

儲能終成萬億賽道

中資美元債下的眾生相:房企面臨的考驗或將加劇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每日財報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(責任編輯:董云龍 ) |